安史之亂平息後,大唐雖然保住了江山,但盛唐的繁華已經(jīng)成為過去。長安的街市重建,百姓逐漸恢復了日常生活,但朝廷內(nèi)部卻暗藏危機:藩鎮(zhèn)割據(jù)的問題越來越嚴重,內(nèi)政日深。
令狐瀟依舊行走於市井之間,他的足跡遍布華夏大地,從北方的邊塞到江南的水鄉(xiāng),從h河的壯闊到巴蜀的幽深。他既是醫(yī)者,也是詩人,還是一個默默的記錄者,將這個時代的興衰寫進自己的心中。
在安史之亂後的數(shù)年間,令狐瀟在成都草堂遇到了另一位詩壇巨匠杜甫。此時的杜甫已年過五十,面容憔悴,但他的詩句依然深刻而有力量。
兩人初見,杜甫認出了令狐瀟的特殊氣質(zhì),驚訝道:「先生容貌如少年,然氣度卻似閱盡滄桑,不知是何方高人?」
令狐瀟笑道:「不過一漂泊之人,隨風而行。」
杜甫并未追問,而是與他探討詩文,談?wù)撁裆6鸥Φ脑娭杏袘n國憂民的情懷,這讓令狐瀟深為感佩。
「杜公的詩,字字千金,直指人心。此等文字,足以傳世?!沽詈鼮t由衷地說。
杜甫苦笑著搖頭:「但求我一片赤誠,能讓後人記住這個破碎的時代。相b先生的超然長生,我這一生短暫如螢火,算不得什麼。」
令狐瀟沉默片刻,低聲道:「螢火也能照亮夜空,杜公的詩,會b我的歲月更為永恒?!?br>
離開成都後,令狐瀟來到江南。他在這片富庶而靈秀的土地上,繼續(xù)以行醫(yī)和算命為生,行跡飄忽,不為人所知。他偶爾會在村口為孩子們講故事,或者在客棧里為過路商人寫詩,有時也會出現(xiàn)在寺廟,與高僧討論天命和輪回。
某次在蘇州,他救了一位落魄的書生,書生感激涕零,請教他的名字。令狐瀟淡淡地回答:「笙常居士。」
書生追問:「先生飄然如仙,似與凡世無關(guān),為何仍愿留在這動蕩的世界中?」
令狐瀟看著遠處的湖光山sE,輕聲說:「因為凡世有痛苦,也有溫情。我既然能見證,就不該袖手旁觀?!?br>
在江南的日子里,令狐瀟用詩記錄著自己的感悟。他的詩不如李白那般豪邁,也不像杜甫那樣沉重,更多的是一種疏淡與自省。
內(nèi)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